近年來,商會為提升服務企業的能級,在平臺精準化、專業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尤其將目光聚焦于制造業等實體產業,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最新技術與傳統企業的結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10月27日,為了促進商會企業的創新發展,提升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商會組織企業家走進上海電科集團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結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浙商企業提供裝備研發、產品檢測、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等各類服務。隨后舉辦的“工業數智化”圓桌會議,在普陀區副區長徐樹杰、上海市浙江商會輪值會長、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執行會長高天樂,商會執行副會長、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副會長、上海電科集團黨委書記陳平,以及普陀區政府、上海農商銀行普陀支行、上海市浙江商會、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上海電科集團多方代表的參與下,圍繞人工智能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如何融入企業發展,以及政會銀企多方合作等話題分享交流。

普陀區投促辦主任黃勝利,曹楊街道辦事處主任殷路群、副主任苗,上海農商銀行普陀支行行長王麗芳,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建筑集團總建筑師魏敦山,上交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育部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小康,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上海大學中歐工程技術學院原院長錢晉武,摩貝聯合創始人、董事長中科院嘉興應用化學工程中心主任常東亮,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蔣虎,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人事主管張蕾等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專家,上海電科集團當值總裁尹天文,副總裁陳紅潔、鄭軍奇等上電科方面代表,上海市浙江商會執行副會長楊國平、李綏、潘建清,黨委副書記、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吳仲春等商會方面代表近60人參會。吳仲春主持會議。

 

商會黨委副書記、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吳仲春主持會議

 
 
商會攜手上電科

共同助力浙商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會上,上海市浙江商會與上海電科集團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高天樂、尹天文代表雙方簽約。徐樹杰、陳平、楊國平、潘建清、李綏、陳紅潔、鄭軍奇等上臺見證。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友好協商的原則,結成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雙方將在協議的指導下,促進多層次業務合作,在具體到可落地的事項上,加快推動步伐,積極推進雙方在各領域的深度合作,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上電科將發揮本領域的優勢,為商會會員企業優先提供科技成果轉化、裝備研發、產品檢測、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等技術方面的支持。同時雙方也將建立日常工作聯席制度,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協調。

商會執行副會長、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副會長

上海電科集團黨委書記 陳平

陳平在致辭中表示,企業成立的使命和初心就是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多位領導在這里提過,“上海不多一個做產品的公司,但不能少一個有底蘊、有深度的研究所”。近70年來,企業一直在做技術創新,同時也充當著政府與市場的橋梁紐帶,包括標準的修訂、技術的交流等等?,F在的上電科主要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包括工業互聯網、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是研究、檢測、制定標準的平臺。浙商許多企業都在追求轉型升級,在技術創新推動、提高發展質量的大背景下,商會與上電科搭建這樣的互動平臺,非常有意義,希望能與各家企業一同推動技術的產業化,一起助力上海的數字化轉型。

會前,與會人員參觀了上電科的展示館以及部分研發車間,對上電科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上海電科集團創建于1953年,是我國電工行業多專業、綜合性行業歸口研究所,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的事業單位。2004年改制后,集團進一步加快了在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加大研發裝備、檢測服務裝備和產業園區的投入,現已形成擁有一個科技園和三個產業和創新服務基地的集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產品檢測、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和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為一體的企業集團。

 
徐樹杰:普陀民企密度高、
產業力量強,是浙商的熱土

普陀區副區長 徐樹杰

徐樹杰在會上介紹普陀區近況。普陀區民營經濟比重占80%,許多浙江企業落戶于此,企業密度高、經濟收入高。尤其是以上電科為代表的產業,從上世紀50年代沉淀至今,只上海中心城區不多的“產業的力量”。上海中心城區主要是以金融、商貿等專業服務為主,能與“工”、與軟件和信息化聯系較多的,普陀是“最出眾的一個”,即將發布的國家級的網絡安全綜合園區就落戶在普陀,長三角獨此一家。因為普陀大量服務工業、服務研發、服務數智化轉型的企業的存在,以及對人才、企業落地的承載可能性,去年疫情后上海第一個財稅翻紅的區就是普陀,“這都是來自產業和企業的貢獻”。徐樹杰希望企業家繼續關注普陀這片熱土,希望企業家們為普陀經濟“把脈”,并參與和推動普陀發展。

 
高天樂:希望上電科一如既往支持產業
迎戰新時代挑戰

商會輪值會長、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執行會長

天正集團董事長 高天樂

“我們行業起步的時候,上電科就是我們膜拜的單位”,高天樂說,“聚集了許多人才,制定了許多標準”,業內許多企業包括現在的龍頭企業,都一直得到上電科的大力支持,他代表行業表示感謝。所以很珍惜走進上電科“開開眼界”的機會,出了低壓電器電機,對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有了許多新認識,收獲很大。浙商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數字化時代對傳統企業是巨大的挑戰,新能源革命也是。這種時候需要科研院所與企業加強合作,今天的活動是一次良好的開端,同時他也提出希望能“實實在在找一些具體的合作方案”,推動項目落地,相信企業的積極性會更高。

 
楊國平:浙商擁抱數智的過程
需要“智囊”上電科的幫助

商會執行副會長、法律委員會主任

大眾交通集團董事長 楊國平

楊國平提到,商會企業中制造業比重較大,走進上電科學習交流、與上電科簽約,都是為了促進我們企業的轉型。許多制造業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和“作坊式”的模式,也都明白轉型升級的重要,并積極尋求與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對接”。希望借助這個新的平臺,進一步幫助浙商企業與相關行業的穩健發展。與上電科攜手的第二個意義,是對行業監管很有幫助。行業監管在升級,世博會期間交通行業就已經做過了,當時也是和上電科一起合作的。他提到上電科是科研院所里改革比較早的單位,交通智能做的好,現在全國交通行業整合的過程中,需要有這樣的“智囊”幫助設計。
 
插上“數智”的翅膀
眾專家分享人工智能應用

交流分享中,鄭軍奇、楊小康、魏敦山、錢晉武、潘建清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應用到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相繼作出分享。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副總裁

上海市領軍人才 鄭軍奇

上電科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新能源和機器人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機器人技術領域上投入了大量的人才和資源,進行了很多應用性的研發。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副總裁、上海市領軍人才鄭軍奇在會上分享了《機器人技術與產業》。他提到機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機電一體化技術”,而機器人技術不僅是獨立的產業,同時也為家電、制造、農業、物流、旅游其他各類產業賦能。機器人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機器人工作環境由結構化向非結構化轉變,另一方面由簡單作業向類人靈巧作業轉變。國內機器人的發展還有差距,但前端技術越來越受重視,也出了一些原創性成果,工業機器人功能顯著提升。瓶頸依然存在,但未來10-15年國際機器人產業會形成新的競爭戰略格局,中國將成為其中重要力量。上電科主要進行技術研發和平臺服務,產業化的工作希望更多浙商企業一同參與。

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副會長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楊小康

新的技術不僅將在應用上拓展領域,也將改變產業格局,浙江省在滬人才聯合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就《人工智能拓展數字新疆域》做出分享。人類正在迎來一個智能時代,AlphaGo是我們進入智能時代的一個標志,也是信息技術的一個集大成——算法、大數據、算力。從AlphaGo到BetaGo,需要封閉環境下的以技術屬性的單一的智能演化到開放環境、技術屬性跟社會屬性相結合的復合的人本智能。人本智能通過構造類人智能體,構建“人-機-物”和諧環境,滿足人類需求、促進人類發展。他從自動駕駛、智能醫療、類人服務(如超大城市治理)等角度分享人工智能產業化的應用,并提出“數字疆域的治理”、安全和安全感的問題以及開放式的創新,都需要深入研究。借用馬斯洛的五層需求理論,楊小康提出人工智能也有層層遞進的演化:機器智能、可信智能、共情智能等,并強調面對數字化轉型,要秉承中國人本思想智慧,開展人本智能融合創新,賦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建筑集團總建筑師 魏敦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建筑集團總建筑師魏敦山表示“很高興”,會議和參觀讓他看到了“機器人有很好的發展前途”。他強調所有產業、所有企業要重視“安全問題”,包括機器人科技含量、設計、應用以及網絡安全等各方面,以親自參與的工程為例再三告誡。陳平提到,正因為安全考慮,許多危險工作已由“做得比人好”的機器人代替,包括高空作業等高危工作。

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 錢晉武

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錢晉武教授提到,作為“搞科技成果轉化”等大學老師,他希望未來15年做好兩件事,一是促進機器人、數字醫療等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建立一家咨詢公司,為“缺乏智力”的中小企業服務。

執行副會長、天通控股股份董事長 潘建清

“實戰派的專家”、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清感謝商會提供“企業對接科技”的平臺?!霸S多浙商企業是因為上海的工程師,才能在上世紀80、90年代發展起來”,所以對科技產業我們要特別重視。前些年浙商在上海其它板塊的投資很多,但是科技產業較少,現在在觀點和實踐中都已開始改變,也開始加強與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期待這些合作能向更深層次探索,也期待這些合作能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