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客戶對研報的要求是報價策略要有效,以指導其網下打新,盡量能夠入圍獲配。而最近,客戶已把注意力轉到新股的投資價值上來了。”一家大型券商的新股策略分析師向上證報記者道出了科創板打新者的心態變化,即從“搶入圍”轉為“重價值”。
這一變化也體現在了最新的數據上。近幾日,參與科創板新股詢價并提交有效報價的配售對象數量已從4167個降至2282個。同時,參與網上申購的投資者數量也從峰值的349.78萬戶降到了329.96萬戶,減少約20萬戶。這背后,是科創板市場化定價機制下的各方博弈,也是一二級市場投資者交易行為的理性回歸。
科創板網上打新戶數下降
與此前科創板網上打新熱度“一浪高過一浪”相比,本周進行申購的3只科創板新股的申購戶數出現了“三連降”。
11月5日,聯瑞新材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342.20萬戶,較中國電研創下的峰值349.78萬戶回落7.58萬戶。11月6日,三達膜的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降至336.55萬戶。11月7日,金山辦公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329.96萬戶,較峰值回落19.82萬戶。
網下申購部分,從近期科創板新股的詢價情況看,參與的機構數量也在下降。Wind數據顯示,參與聯瑞新材初步詢價的機構家數和配售對象數量都達到了峰值,有306家投資者管理的4167個配售對象參與了初步詢價并提交有效報價。而今日發布上市發行公告的清溢光電、卓越新能的網下有效報價投資者家數和配售對象個數分別為289家、3946個和243家、2282個。
從“搶著打新”變成“挑著打新”
面對新趨勢,券商給出的投資建議也有調整。一家頭部券商在其官方微信提醒投資者,申購科創板新股也需斟酌基本面,要轉變思路,從“搶著打新”變為“挑著打新”,從公司的基本面、估值等多方入手,挑選適宜的新股進行申購。
機構投資者方面,滬上一位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科創板打新收益減少。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參與打新的必要性逐漸降低。另一方面,新股供給加速,而機構精力有限,精選個股將是未來的主要策略。”
一家大型券商的新股策略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客戶對科創板新股定價報告的要求已經變了,原來是報價策略要準,盡量確保入圍獲配;而現在是重點關注公司的投資價值。“以前客戶看中的不是公司內生性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而是要獲得一二級市場的價差;最近則逐漸轉向關注公司本身的投資價值。這與成熟市場的機構報價行為靠攏,也顯示出目前機構對科創板的投資行為漸趨理性。”
發行價的“錨”依然有效
截至11月7日,50只科創板股票自上市以來,有的曾經歷破發,有的仍處于破發邊緣,但也有部分新股上市以來收獲了可觀的溢價。
目前,11月7日收盤價相對發行價漲幅不足10%的科創板股票有6只,分別為:久日新材、昊海生科、容百科技、杰普特、天準科技和新光光電。其中,前3只個股已經歷了盤中破發,但破發后股價并未“一瀉千里”,而是止跌企穩。說明其發行價的“錨定作用”依然存在。
數據還顯示,上市超過1個月的科創板股票中,最新收盤價較發行價溢價幅度超過100%的有11只。溢價幅度最高的是南微醫學,最新收盤價為176.25元/股,較發行價52.45元/股上漲了236%。從走勢上看,南微醫學的股價已走出“慢牛”行情。上市第二日跳空高開,隨后一路波浪式上攻,10月份還開始加速上漲。就基本面來看,南微醫學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凈利潤同比增速為38.90%,較半年報時的30.61%有所提升,成長性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溢價幅度較高的11只科創板個股之間,發行市盈率差別非常大。最高的微芯生物發行市盈率高達467.51倍,至今股價累計上漲175%。發行市盈率最低的沃爾德為34.12倍,至今股價累計上漲130%。
有市場人士就此表示,投資者在對科創企業進行投資價值判斷時,也應脫離此前單一的“唯市盈率論”。事實上,對科創企業進行市場化定價時,市盈率高低并不能充分說明其股價水平是否合理,股價是多重因素綜合、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有些股票看似市盈率已高,但也可能仍有投資價值,核心還看企業的成長性、含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