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即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即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在新加坡舉行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傳出最新重磅消息:一年來,在東盟的主導下,在主席國新加坡推動下,RCEP各方加快工作節奏,談判任務完成度從去年不到50%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80%?,F在談判已進入關鍵時期,明年有望達成協定!
緣起與擴容
中國已連續9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2011年2月26日,第十八次東盟經濟部長會議,優先討論了如何與其經濟伙伴國共同達成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議。會議結果是產生了組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草案。此后,在2011年東盟峰會上東盟十國領導人正式批準了RCEP。
2012年8月底召開的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經濟部長會議原則上同意組建RCEP。
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領導人,共同發布《啟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的聯合聲明》,正式啟動這一覆蓋16個國家的自貿區建設進程。
為什么要把中國拉入?這是東盟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的戰略選擇。
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改革開放的決心不變(包括前不久落幕的首屆進博會),讓各國和世界看到了中國推動自由貿易的誠意和力量。
此外,中國已連續9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東盟也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17年,中國與東盟進出口總額5148.2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2.5%;中國與東盟和日、韓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6.8%;中國與東亞峰會成員國(除中國)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48.8%。
投資方面,東盟是中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地,中國是東盟第四大外資來源地。截至目前,中國與東盟累計雙向投資總額達2200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東盟和日、韓對華投資額占中國吸引外資總量的15.4%;東亞峰會成員國累計對華投資額占中國利用外資總額的20.3%。我國企業對上述17國投資占對外各類投資總額的15.1%。
彌合與共贏
各國“小算盤”融合區域“大算盤”

與世貿一樣,既然是自由貿易協定,自然需要制定統一的貿易規則。貨物、服務、投資、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金融、電信、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法律機制、政府采購等等,都需要達成一致規定。
在RCEP成員中,既有以日本為代表的經濟發達國家,也有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還有以老撾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欠發達國家。由于各個國家的產業不均衡,消費能力不均衡,國家發展階段不同,利益訴求不同,自然會產生分歧,需要彌合與共贏。
比如印度的鋼鐵、食品加工和金屬制品等產業對中國加入RCEP表示擔憂。印度已經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日本和韓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并且正在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協商類似的協定。此外,印度與RCEP中的10個成員國存在貿易逆差。2017至2018財年,印度與中國、韓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逆差都在增加。印度貿易專家也擔心取消中國產品的關稅將對國內產業造成影響。但在各方尤其是新加坡的努力溝通下,印度逐漸轉變了態度。
還有人說,在區域合作中,東盟是“小馬拉大車”,拉到一定程度就拉不動了。東盟的經濟實力雖然不如RCEP中的中國、日本等國,但其牽頭建成RCEP還是有可能的。
RCEP談判始于2013年5月,掐指一算已歷5載有余。其實任何一種擔憂都是合理的,關鍵是各方找到利益平衡點以及未來各自在自貿區發揮的作用與角色。各國“小算盤”總會有對接融合區域“大算盤”的路徑。
比如加入世貿組織對民族產業會有沖擊,但許多市場經濟國家依然選擇要主動加入,因為長遠看是對自己經濟是有利的。同樣,許多國際機構,并非一國說了算,也并非經濟政治大國一言堂,重在議事規則程序,比如采全體大會、常任機構、輪值主席等去平衡權力,找到協調機制,為各國營造公共平臺,為經濟民生造福,未來的RCEP當然也會如此。
達成的意義
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吉隆坡
中國已與近30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及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已經實施具有基礎,而與新加坡雙邊協議談判也在有效推進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是東盟(成員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近年來首次提出,東盟提出本身就是在倡導自由貿易,也是近年來全球自由貿易建設的最大亮點之一!
所以,如果RCEP成功達成簽約,將涵蓋約35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4%),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30%),貿易量占全球的40%,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RCEP若達成將會是有效應對全球不確定性的新路徑。有評論說,RCEP協議將“作為在全球緊張局勢加劇之際,亞洲對國際貿易承諾的一個重要象征”。
我們知道,東南亞以及亞太地區此前經濟基礎不如歐美的,隨著世界產業分工的進一步深化,這些地區的國家將逐步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點,經濟增速如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等近年來都達到了5%以上增長,新加坡更是成為高收入國家,加上這一地區人口眾多市場龐大待開發,RCEP的實施十分有利于這一地區的共同發展與繁榮,對世界經濟也會起到加速器和穩定器的作用。

文章來源:圖文天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