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財總裁顧晨煒:金融科技需要時間積淀 最忌諱“快餐文化”
 

       11月14日至16日,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峰會Money20/20首屆中國大會在杭州舉行,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超200名全球及中國金融科技行業領袖與會。金融科技議題再次引發多方討論。

       會上,聚焦金融科技技術、專注個人的綜合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挖財,也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期間,挖財總裁顧晨煒向鳳凰網WEMONEY講述了他眼中的金融科技,并對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作了思考與展望。

             

 

談本質:互聯無邊界金融有底線

       

       “無論科技如何發達,金融的本質不會變?!绷钠鸾鹑诳萍?,顧晨煒認為“互聯無邊界,金融有底線”。

 

       在他看來,金融有自身的規律,本質上是以契約的形式將資源跨時空分配:有些人有多的錢,有些人需要錢,可以幫其分配一下,跨時空分配資源一定會存在信任問題,就會產生契約。不過,有契約也可能有違約,要解決其中的風險問題,便離不開科技的手段。但無論科技如何發達,金融本質不會變。

 

       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國內消費觀念、消費結構以及消費群體也在不斷更迭。居民消費層次明顯升級,年輕消費群體比重上升。以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90后年輕群體為例,其超前消費意愿就極為強烈。

 

       顧晨煒表示,目前國內消費端、信貸端,出現了兩極化現象。從細分人群來看,一部分人不愿意借錢提前消費,比如很多70后不愿意借錢;但也有一部分在超前消費,如許多95后群體一次性借很多,相對其收入而言,存在冒進行為。更有甚者在碰到還款問題時,缺乏跟貸款方的合理溝通,從而采取了類似逃廢債、不理債務的行為,這些都是問題。

       “由于供需雙方都未必那么成熟,會使得發展中出現一些障礙。往往這個時候,科技就可以幫到大家更好地認知、規避其中一些風險?!鳖櫝繜樥J為,“用新興手段服務好新興人群,我們肯定是樂見其成的?!?/p>

 

       顧晨煒透露,挖財看重為機構提供更智能的流量。他介紹,2018年至今,挖財信用卡管家App已將超過百萬的精準客戶,鏈接至幾十家金融機構,合作辦理了百萬張信用卡。這并非簡單的導流,而是基于不同人群的不同偏好,以及銀行自身的訴求,挖財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系列技術,把他們鏈接起來。

 

談輸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正如顧晨煒所言,科技與金融業務日漸融合,合作共生已是行業趨勢,但二者融合并非一蹴而就,技術賦能金融機構,在這個階段是苦活、累活。

 

       業內有觀點指出,近兩年,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案例可謂層出不窮,但在這種欣喜的合作背后,并沒有看到端對端合作獲得巨大價值的案例。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兩者之間的合作不是那么和諧融洽,在文化、體制、盈利模式、系統對接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和分歧。

 

       顧晨煒認為,當前金融科技輸出仍處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階段。他指出,“有些互金平臺宣布一兩家銀行合作案例,但最終你看到可拓展性未必那么好,但這只是一個階段性問題,如果隔十年、十五年來看,是否有很好的To B端平臺出來?答案肯定是有?!?/p>

 

                                

 

       那么,金融科技在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顧晨煒認為,首先,機構要有相關的服務理念、動力以及財力準備,作為供給側,不能僅僅是自我陶醉狀態,還應把從產品做成一個金融機構比較能夠接納,且監管也能夠自然而然接受的服務。

 

      “金融離開科技,是無法獨立發展的。因為你不做,別人在做,大家的效率都在提高,你可能就會被出局?!鳖櫝繜樥J為,“過五年十年再看行業,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會非常不一樣了?!?/p>

 

談趨勢:“橋”在架起來越來越近

 

       盡管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多處不易,但談到金融科技接下來的發展趨勢,顧晨煒仍信心十足,“最終肯定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p>

 

       他用錢塘江兩岸作比喻,“這個趨勢就像是錢塘江兩岸,無論是‘輪船’還是‘大橋’都在搭起來,一個往我這邊跑,一個往你那邊跑,兩者不斷交融?!?/p>

 

       在顧晨煒看來,任何事物發展本身需要一個過程,金融科技輸出與C端傳播不同,其面向的是B端,而且是被高度監管的金融機構,面臨很多監管政策的變化,因此需要判斷行業的整個發展趨勢和速度。

 

       首先,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來看,目前每個銀行都有電子銀行部、網絡科技部,以及APP、網站等,銀行在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其擁抱互聯網的速度也是非???,且自身也在不斷開放。

 

       此外,從金融科技公司方面來看,目前“金融歸金融,科技歸科技”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公司無法直接觸碰金融業務,金融科技輸出市場也日漸激烈。在各自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后,今后類似這類橫向的服務肯定是越來越多。他相信,只要每家企業都利用好自身獨特的基因,做好自己的同時互相融合、滲透,迎來的將是一個嶄新的新金融時代。

 
 

       目前國內消費群體基數非常龐大,且這部分人群在傳統銀行服務方面未曾被觸達。顧晨煒認為,中國金融科技在服務新興消費人群和賦能中小金融機構上都存在巨大機會。以挖財為例,目前很多金融機構都存在流量、數據、風控建模等方面的服務需求,而挖財借鑒海外成熟市場的方法,以及過去幾年在中國市場積累的經驗,將有能力達成對機構的金融科技賦能與輸出?!?/p>

 

       金融科技需要時間的積淀,最忌諱“快餐文化”,顧晨煒表示,“挖財經營了將近十年,是金融科技領域的長期耕耘者。我們今年的周年主題是‘歷九彌新’,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通過長跑的方式一步一步積累,終會跑出一條康莊大道?!?/p>

 

 

 

文章來源:鳳凰網WE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