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助推產業實現了資金循環、布局循環?!痹?0月14日于上海召開的第三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2020)上,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陳剛提出了“盡快形成集成電路產業的‘雙循環’新格局”的觀點,并高度評價科創板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推動。

  半導體是全球性產業,中國集成電路已經成為產業的重要參與者,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對于未來的發展之路,科創板公司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提出一條全新的理念:IP as a Chiplet(IaaC),旨在以Chiplet實現特殊功能IP的“即插即用”,降低中小芯片公司的開發成本,助其快速占領市場。

  “雙循環”呼喚進一步開放

  “開放發展 合作共贏”是本屆大會的一大主旨。中國半導體產業與全球產業“同頻共振”謀求共贏,得到與會嘉賓的贊賞,也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共識。

  “中國愿意與各國進一步加強合作,歡迎世界各國企業在華投資和經營?!睂τ谥袊呻娐返陌l展,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始終秉持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融入全球生態。

  應對發展新挑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在致辭中建議,中國半導體行業需要不斷加強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合作交流,擴大對外開放,共享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成果。

  對于中國集成電路的“開放”,陳剛提出了“盡快形成集成電路產業的‘雙循環’新格局”的觀點。他認為,在加強開放與合作外,中國需要加強人才和梯隊建設、保護知識產權等。

  尤其重要的是,陳剛認為,科創板對于集成電路形成“雙循環”格局作用巨大,解決了資金循環和產業布局循環兩大問題。

  對于科創板解決資金循環,陳剛給出了一組數據: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中,IC公司有6家;目前總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中,IC企業有6家;已過會IC企業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收比約為18%。

  除了資金,科創板更是助推完善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布局,一批材料、裝備類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獲得更強大的發展動能。比如,在材料領域,滬硅產業、安集科技、清溢光電、華特氣體、金宏氣體等相繼登陸科創板;在裝備領域,中微公司、芯源微、華峰測控等也已登陸科創板,盛美半導體則正在沖刺科創板IPO。

  “半導體產業是全球性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于整個產業鏈?!泵绹雽w行業協會輪值主席、安森美半導體總裁兼CEO Keith D.Jackson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政府恪守承諾,堅定不移地實行開放政策,穩定對外貿易和投資,進一步增強了外資企業的信心。

  聚議“芯”動能新路徑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中的占比已接近50%,成為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看來,目前20納米以上的技術節點占有市場上82%的產能,在20納米以上的技術節點上我國有巨大的創新空間和市場空間,也是國內企業需要大力發展的領域。

  對于技術創新,吳漢明認為,除了資金和人才以外,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還面臨戰略性、產業性兩大壁壘。吳漢明給出了擁有相對可控產業鏈、擁有專利庫等應對措施。

  英偉達70億美元收購Mellanox、計劃400億美元收購ARM,AMD擬收購賽靈思,這一切都指向了AI芯片。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立東在演講中表示,產業發展的驅動力是算力,算力的核心是芯片。當前,AI算力每3.5個月就翻倍,算力需求年增長為10倍。要做到優惠的算力,就需要有創新的芯片架構、開放開源的生態、規?;鼓墚a業。在大會現場,趙立東發布了遂原AI訓練芯片的全新架構GCU-CARA。

  芯片公司創業路漫長,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余凱深有感觸。從2015年7月公司創立,到2019年8月發布中國第一款車規級AI芯片,余凱和地平線用了4年。

  “作為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全球領導者,地平線已經簽下了20多個量產車型,其中今年量產的車型有6個?!睂τ谧钚逻M展,余凱介紹道,目前搭載地平線芯片的汽車已經交付給消費者,其中長安UNI上市3個月銷量超3萬輛。

  成套工藝研發投入高達70億元,中小集成電路公司應該怎么快速占領市場?“如果說臺積電解決了foundry(晶圓制造)問題,催生出輕資產的設計公司,那么,Chiplet(芯粒)將解決IP問題,催生出輕設計公司?!睂τ谶@個問題,戴偉民給出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戴偉民認為,在集成電路變成碎片化市場、單個晶體管成本極低、芯片設計成本越來越高的大背景下,將一些特殊功能IP做成小芯片,通過“即插即用、模塊化組裝”方式,解決7nm及以下先進工藝中的性能與成本平衡,將降低較大規模芯片的設計時間和風險。

  “國內已經在醞釀成立一個Chiplet聯盟?!贝鱾ッ窠榻B說,長電科技也在持續推進Chiplet量產和2.5D/3D封測技術開發。據悉,芯原股份的5nm芯片已完成立項,進入項目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