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訊8月12日,科創板新股微芯生物上市首日高開511.85%,隨后漲幅收窄,截至發稿,微芯生物漲367.94%,振幅達166%,換手率超過65%。28只科創板股票22只股票下跌,柏楚科技領跌,跌幅達10.11%。
【科創板公司要聞】
微芯生物今日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每股20.43元
據上交所透露,微芯生物(688321)已完成發行,將于今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上市,安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機構。
微芯生物發行價格為20.43元/股,A股股本4.1億股,其中4057.83萬股上市交易。微芯生物本次發行募資規模為10.215億元??鄢l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約為9.45億元。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創新藥生產基地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償還銀行帶框項目、創新藥研發項目以及補充一部分流動資金。
據悉,微芯生物是一家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床亟需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藥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注于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惡性腫瘤、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床亟需的創新機制藥物。
財務數據方面,微芯生物在新招股書中稱,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的資產總額為7.69億元,負債總額為2.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4.78億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 2019年第一季度,微芯生物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87萬元,同比下降69.9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73萬元,同比下降203.51%,利潤的下降主要系營業收入的減少所致。
關于各種營運數據下滑,微芯生物確認:“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增值稅率調整導致公司發貨放緩所致”。對此,深圳一位注冊會計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微芯生物這種操作其實是規則允許范圍內的,也是符合會計保守性原則,把更多的收入放在4月1日開始的第二季度確認,的確可以節省稅收成本。
東海證券研報指出,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2、0.89和1.44億元。以發行后總股本4.10億股計算,2019-2021年EPS分別為0.13、0.22和0.35元。以業務模式類似的貝達藥業作為對比公司,考慮科創板新股上市存在一定熱度,以PE估值法,給予公司120-140倍估值,對應合理價格區間為15.60-18.20元。
【機構觀點】
廣發策略:受益科創板開市,7月券商投行收入大幅提升
廣發策略發文稱,據Wind數據,受科創板開市影響,7月券商投行收入整體大幅提升,31家券商投行承銷收入總和達26.76億元,環比增長299%。一方面,目前科創板平均保薦費率達6.7%,顯著高于存量市場,保薦費率主動提升一定程度降低跟投風險;另一方面,科創板普遍存在超募現象(平均超募率達20.7%),后續還可關注券商增量經紀業務和直投業務;券商業績結構性分化加大,頭部券商優勢明顯。
科創板運行邁入第四周,部分私募保持謹慎
上周科創板的表現,相對弱于前兩周。有行業專家表示,一方面,科創板為個人投資者設定了“50萬元+24個月”的門檻標準,使得科創板的個人投資者相比之下更加注重價值投資;另一方面,科創板弱化了上市企業財務方面的限制,使得科創板上市公司所處的生命周期更早,就決定了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價值投資理念,精選真正優質的公司,而不是進行短線投資、高頻交易。因此,后續科創板換手率或將逐步回落。
科創投資邏輯成共識機構醞釀“抱團”新目標
第二批科創板企業已上市,市場從最初的狂熱逐漸轉為平靜,首批科創板企業開始經歷回調。隨著科創板發行常態化推進,機構也在不斷打磨投資策略。分析人士指出,絕大部分科創板公司當前估值比較貴,因此短期內長線機構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熱情有限,科創板映射的硬科技股則是機構當前關注重點。在資金抱團白馬股松懈的當下,科技股或出現機構“抱團”現象。
責任編輯:席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