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隨著科創板企業陸續進入申購、發行階段,科創板正式開市時間也開始倒計時。上周五,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有關問題答記者問,15個問題近1.2萬字,涉及科創板的發行定價、監管分工、跟投制度、退市制度、股東減持以及投資者民事權益救濟安排等方方面面。
筆者認為,這15個問題基本涵蓋了科創板企業從發行、上市、交易到退市的全部過程。充分的體現了監管層在進行制度設計時的初衷和考量,同時,也充分考慮了制度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盡可能予以完善的同時也做好了相應預案。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15個問題看似是對已推出的制度做的深一步解讀,實則透露出了監管層下一步的監管動向和即將推進的監管新舉措。
科創板機構投資者網下申購“要趁早” 基金、保險出價最豪 信托、外資最謹慎
“科創板機構打新申購要趁早,報價要有技巧。”有資深中介機構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評價公告披露出來的科創板前三股的詢價過程。
截至6月30日晚間,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和第二股睿創微納、第三股天準科技的詢價結果先后出爐,而研究三家公司確定配售對象的自定義規則以及過程可以發現“手慢無”以及報價“需技巧”。
“研究科創板前幾家公司的詢價過程對于機構投資者后續的網下申購十分具有借鑒意義。”上述中介機構人士表示,目前接近2000只機構產品選擇在網下申購,競爭激烈,機構投資者申購和報價必須要快和準。
ETC營銷刷屏朋友圈 網點員工吐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近期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讓ETC成了2019年銀行營銷的話題流量擔當。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發現,為了推銷ETC業務,各家銀行各顯神通推出了力度空前的促銷力度,部分銀行甚至喊出了“前三個月通行費五折的優惠。”為了能夠搶占市場,部分銀行線上線下同時發力,銀行員工擔上推廣任務也是常態。
【中國證券報】
上半年港股漲逾10% 下半年布局“確定性”
2019年上半年香港恒生指數先揚后抑再反彈,截至6月28日,恒指上半年上漲10.43%。在統計的94家主要股指中,恒指表現名列第30名。
受各種因素影響,港股大市上半年出現震蕩,但各類牛股層出不窮。站在年中時分,盤點上半年港股熱點可以發現,地產板塊表現出色,部分消費股也成為大贏家。展望下半年,部分機構認為,港股已重現配置價值,下半年流動性環境將有所改善,可圍繞“確定性”進行布局。
食品飲料板塊成牛股“溫床” 三主線掘金“大食代”
數據顯示,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累計上漲(算數平均)41.94%,位居申萬一級28個行業漲幅首位,板塊內多只個股股價上半年頻創歷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大幅上漲,一方面,因為市場對2019年板塊凈利增速抱有較高預期,另一方面,二季度在不確定因素干擾下,市場加大了對必需消費品的配置。
數據顯示,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內雙塔食品、五糧液、古井貢酒、千禾味業、天味食品等個股漲幅超100%,此外,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百潤股份、今世緣、新乳業、順鑫農業等個股漲幅在90%以上。
A股上半年北上資金持股市值突破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北上資金持股市值達到1.04萬億元,較去年底增超五成。從凈流入上看,上半年北上資金凈流入A股金額為963.68億元,其中僅6月凈流入金額就有426.03億元,月度凈流入額位居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的第五位。
在A股行情幾經震蕩的上半年,每當行情出現轉折之際,北上資金總能“快人一步”。正是由于北上資金相對所具備的“風向標”屬性,年初以來其動向也逐漸受到各方的關注。6月以來,北上資金再度呈現凈流入,結構方面也出現一定變化,這是否會為投資者在當下尋找下一階段主線提供蛛絲馬跡?7月行情即將展開,隨著后市反彈格局的延續,經過此前蓄勢完畢后的北上資金或有望延續積極態勢。而受到青睞的個股未來依然有超預期表現的可能。
【上海證券報】
遲遲未獲美方批準凱文教育棄購WCC三所學院
凱文教育6月30日晚披露,公司將終止一年前啟動的收購美國瑞德大學下屬WCC三所院校資產的事宜,但將推動公司與美國瑞德大學的合作事宜。
一年前的6月21日,凱文教育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在海外設立子公司收購資產的議案,擬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文華學信與美國瑞德大學簽訂收購與出售協議,協議約定文華學信在美國新澤西州設立子公司普林斯頓威斯敏斯特國際有限責任公司,并以此公司為主體收購美國瑞德大學下屬的威斯敏斯特合唱音樂學院(WestminsterChoirCollege)、威斯敏斯特音樂學校(WestminsterConservatoryofMusic)和威斯敏斯特繼續教育學院(WestminsterContinuingEducation)的有關資產和接管其運營,交易價格為4000萬美元。
湘電股份或遭3.7億元合同詐騙 供應商、客戶及倉儲方竟是一伙的
不幸的是,監管部門在年報問詢函中的“擔憂”很快成了現實,湘電股份貿易業務板塊突遇風險。
湘電股份今日公告,近期得知,公司全資子公司湘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國貿公司”)與上海煦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游供方,下稱“上海煦霖”)及上海弘升紙業有限公司(下游需方,下稱“上海弘升”)開展的多筆紙漿貿易業務中,國貿公司的交易相對方涉嫌合同詐騙。
據介紹,上述涉嫌詐騙的合同總金額約為3.7億元,目前已止付絕大部分信用證;紙漿庫存應為86000噸,金額應為4.2億元,但目前真實庫存情況無法查證;另外,可能會涉及經濟糾紛的合同金額約為1.9億元。
得潤電子控股子公司引援 核心對賭條款是能否上市
得潤電子今日披露,公司董事會日前審議通過了控股51%的子公司MetaSystemS.p.A.(簡稱“Meta”)的股權變動事項。
該股權變動事項具體為三個方面:一是得潤電子全資附屬企業得潤歐洲擬以1620萬歐元的價格將所持有的Meta6%股權轉讓給港榮集團;二是港榮集團向Meta增資7626萬歐元并獲得增資后Meta22.02%股權;三是港榮集團擬以2700萬歐元的價格受讓ChinaAllianceInvestmentsLimited所持有的Meta10%股權。
經過股權轉讓和增資后,得潤歐洲持有Meta的股權由51.00%降至35.09%,港榮集團緊隨其后,持股比例為34.50%。但得潤歐洲仍為Meta的控股股東,Meta仍會納入得潤電子合并報表范圍內。
【證券時報】
上半年新基金募集近4800億 居歷史第二高點
在股市行情回暖、明星基金經理領銜產品熱賣、指數債基爆款頻發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公募新基金發行市場火熱,上半年新成立472只公募基金,累計募集規模4793.25億元。
無論是新基金成立數量,還是募集總規模,上半年新基金的發行成績都達到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上半年的募集規模也成為僅次于2015年上半年萬億發行規模的歷史第二高點。
供給向上消費 向下鉀肥難現大景氣
中國鉀肥需求端已經達到一定瓶頸,主要原因是,土地面積沒有變化,土地種植結構沒有多大變化,土地產量也沒有多大變化,對肥料的需求自然變化不大。2017年我國化肥需求同比罕見下降,這其實就是一個轉折點。“現在農民種地,不是要多上肥料,許多人疑惑上了肥料怎么產量又增長不上去,上之前都要去測試一下,看看要上多少肥料合適。土壤由于多年過量施肥,造成肥害很厲害,測量之后科學施肥,也減少了施肥量。”中國鉀鹽工業行業協會會長、上海鉀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長魏成廣認為,“補鉀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再增加太多。”目前氮磷鉀這三大肥料,氮磷形勢一直不好,鉀肥下游重要的復合肥廠商日子也很難過,其實說明下游需求有限。
八菱科技蹊蹺收購疑遇“套路” 老手大股東套現接連失敗
近日,八菱科技控股股東的又一大手筆股權轉讓再次宣告失敗,而其另外一筆正在進行中的減持計劃也因捆綁交易和業務問題被深交所問詢。證券時報·e公司發現,其交易對手方王安祥似乎并不太“安詳”,所控制的弘天生物從新三板摘牌后,便馬不停蹄地介入A股市場,僅在2018年,就有八菱科技、朗源股份和*ST羅普三家上市公司擬收購王安祥旗下的子公司股權,而且“套路”相似。
2018年以來可謂八菱科技的多事之秋,為了維護股價,八菱科技連續出招,并被市場給予“蹭熱點”的嗜好。而手握絕大量股權的大股東則一路減持,特別是實控人夫婦連番“套現”操作猛如虎,只可惜不僅招來監管機構連番問詢,減持也接連失敗。